報告稱全球患癌人數(shù)迅速增長
亞洲是重災區(qū) 肺癌、乳腺癌殺傷力最強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近日發(fā)布最新報告稱,他們估計,全世界罹患癌癥的人數(shù)在“迅速增長”,僅2018年一年就新增1810萬病例,死亡人數(shù)高達960萬。到本世紀末,癌癥將成為全球頭號“殺手”,也是阻礙人類預期壽命延長的最大“攔路虎”。
報告顯示,癌癥病例數(shù)量增加有多種原因,如全球人口增加、老齡化加劇等。亞洲是癌癥重災區(qū),肺癌、乳腺癌和結腸直腸癌則是罹患人數(shù)最多的癌癥。
患癌原因多種多樣
在最新報告中,研究人員利用來自185個國家的數(shù)據(jù),研究了人體內(nèi)所有可能發(fā)生癌癥的部位,并對36種癌癥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研究人員估計,全球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在一生中會患上癌癥,1/8的男性和1/11的女性將死于癌癥。
IARC癌癥監(jiān)測主管弗雷迪•布瑞博士預測,到2040年將有2900萬癌癥病例,并有1600萬人因癌癥而喪生。
報告說,癌癥病例數(shù)量增加有多種原因。首先,全球人口不斷增長,人越多,意味著患癌的人也越多;其次,人口在不斷老齡化,年輕人患癌的風險也不斷增加;另外,在許多國家,中風和心臟病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都在下降,使癌癥導致死亡的數(shù)字看起來“更糟糕”;此外還有一些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有關的因素。
亞洲是重災區(qū)
報告指出,罹患癌癥或死于癌癥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你住在哪里。全球近半數(shù)新增癌癥病例和超過半數(shù)癌癥死亡病例來自亞洲,亞洲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60%。
但美洲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其癌癥發(fā)病率占全球總數(shù)的21%;死亡病例占全球總數(shù)的14.4%。不過,美洲人口僅占世界總人口的13.3%。
歐洲的癌癥病例和癌癥死亡病例分別占全球總數(shù)的23.4%和20.3%,但其人口僅為世界總人口的9%。
在經(jīng)濟富裕的國家,因貧困和感染而出現(xiàn)的癌癥病例減少了,但與生活方式選擇(比如肥胖和飲酒)相關的癌癥卻增加了。
肺癌殺死的人最多
報告顯示,肺癌、乳腺癌和結腸直腸癌是罹患人數(shù)最多的癌癥。肺癌死亡人數(shù)最多,預計2018年將造成180萬人死亡,占預計癌癥死亡總人數(shù)的18.4%;結腸直腸癌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排第二,將導致88.1萬人死亡;乳腺癌排名第五,將導致62.7萬人死亡。肺癌、結腸直腸癌和乳腺癌這3種癌癥加在一起,占2018年全球預計癌癥死亡人數(shù)的1/3。
此外,胃癌和肝癌分別會導致78.3萬人、78.2萬人死亡,排名第三和第四。
癌癥對男性和女性的殺傷力并不一樣。男性的癌癥發(fā)病率總體比女性高20%左右,患癌死亡率比女性高出近50%。
2018年,肺癌也是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癥,占所有癌癥病例的14.5%;女性的這一比例為8.4%。肺癌是導致男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肝癌和胃癌。
對女性來說,乳腺癌最常見。在全球已確診的女性癌癥病例中,大約1/4是乳腺癌。在這項新研究涵蓋的185個國家中的154個國家里,乳腺癌都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癥。如果發(fā)現(xiàn)得早,乳腺癌或許可控,但它仍是造成女性死亡的頭號癌癥。其次是肺癌、結腸直腸癌和宮頸癌。肺癌是28個國家婦女的主要死因,發(fā)病率最高的地區(qū)是北美、北歐、西歐、中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匈牙利婦女死于肺癌的比例最高。許多肺癌病例與吸煙有關。
預防非常關鍵
不過,烏云有時也會鑲有一道金邊,報告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好消息:預防工作似乎獲得了一些回報。報告指出,在一些開展了強有力的公眾宣傳活動并制定了鼓勵人們戒煙的法律的國家,比如北歐和北美國家,肺癌病例數(shù)量出現(xiàn)了下降。此外,宮頸癌病例數(shù)量在那些多方共同努力篩查宮頸癌的國家也有所下降。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主任克里斯托弗•維爾德博士說:“上述新數(shù)據(jù)表明,要解決全球癌癥負擔驚人增加的問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預防起著關鍵作用。必須緊急實施有效的預防和早期發(fā)現(xiàn)政策,以補充治療,從而在全球范圍內(nèi)控制這種破壞性疾病。”
WHO非傳染性疾病部門主任艾蒂安•克魯格博士說:“有一些癌癥可以預防,預防工作主要集中在我們耳熟能詳?shù)哪切╋L險因素:酗酒、抽煙、缺乏體育鍛煉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等。此外,確保病人獲得快速診斷和治療也至關重要。”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指出,在發(fā)達國家,預防工作正在幫助降低各種癌癥(包括肺癌和宮頸癌)的發(fā)病率;而發(fā)展中國家則越來越多地受到與社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相關的癌癥(如結腸直腸癌)的影響。
在我國,癌癥是首要導致死亡的原因并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負擔。受生活環(huán)境、方式的變化和生存壓力的增大等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癌癥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預計將取代心血管疾病成為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2016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規(guī)模約為1145億美元,占全球藥品銷售規(guī)模的10.3%;而且2010-2016年間全球抗腫瘤藥物銷售規(guī)模從564億美元增長到853億美元,期間增幅51.2%,CAGR為6.1%,2016年同比2015年增幅為8.1%,有加速增長的趨勢。按8%的年增速計算,2018年全球抗腫瘤藥物銷售規(guī)模將達到1000億美元。
我國癌癥發(fā)病率TOP10(發(fā)病人數(shù)/10萬):乳腺癌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
序號 | 類別 | 發(fā)病率 | 男性 | 發(fā)病率 | 女性 | 發(fā)病率 |
1 | 肺癌 | 57.13 | 肺癌 | 74.31 | 乳腺癌 | 41.82 |
2 | 乳腺癌 | 41.82 | 胃癌 | 41.08 | 肺癌 | 39.08 |
3 | 胃癌 | 30.00 | 肝癌 | 38.37 | 結直腸癌 | 23.43 |
4 | 結直腸癌 | 27.08 | 結直腸癌 | 30.55 | 甲狀腺癌 | 18.99 |
5 | 肝癌 | 26.67 | 食管癌 | 26.46 | 胃癌 | 18.36 |
6 | 食管癌 | 18.85 | 前列腺癌 | 9.80 | 宮頸癌 | 15.30 |
7 | 甲狀腺癌 | 12.40 | 膀胱癌 | 8.65 | 肝癌 | 14.38 |
8 | 宮頸癌 | 7.46 | 胰腺癌 | 7.45 | 食管癌 | 10.85 |
9 | 腦癌 | 7.40 | 腦癌 | 6.83 | 子宮癌 | 9.61 |
10 | 胰腺癌 | 6.74 | 淋巴瘤 | 6.75 | 腦癌 | 7.99 |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癌癥死亡率TOP10(死亡人數(shù)/10萬人):肺癌居首位
序號 | 類別 | 死亡率 | 男性 | 死亡率 | 女性 | 死亡率 |
1 | 肺癌 | 45.80 | 肺癌 | 61.10 | 肺癌 | 29.71 |
2 | 乳腺癌 | 23.31 | 肝癌 | 33.32 | 胃癌 | 13.33 |
3 | 胃癌 | 21.48 | 胃癌 | 29.24 | 肝癌 | 12.78 |
4 | 結直腸癌 | 14.11 | 食管癌 | 19.92 | 結直腸癌 | 11.34 |
5 | 肝癌 | 13.13 | 結直腸癌 | 14.84 | 乳腺癌 | 9.90 |
6 | 食管癌 | 9.90 | 胰腺癌 | 6.64 | 食管癌 | 8.00 |
7 | 甲狀腺癌 | 5.93 | 腦癌 | 4.46 | 胰腺癌 | 5.18 |
8 | 宮頸癌 | 4.11 | 白血病 | 4.31 | 宮頸癌 | 4.57 |
9 | 腦癌 | 3.78 | 前列腺癌 | 4.22 | 腦癌 | 3.75 |
10 | 胰腺癌 | 3.47 | 淋巴瘤 | 4.13 | 卵巢癌 | 3.37 |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