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貴州凱里市一輛寶馬車在行駛時,突然沖上人行橫道,撞傷4位老人。
圍觀群眾稱,當時共有5位老人,4人被撞傷。寶馬車駕駛員下車說“我有的是錢,我賠得起”,引發(fā)圍觀群眾憤怒?,F場交警對肇事司機進行了酒精測試,測試結果為醉駕。
凱里市公安局已依法對司機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目前4名傷者并無生命危險,正在接受治療。
還有重慶大渡口交巡警支隊公布了一段堪稱“火爆”的監(jiān)控視頻:一輛小轎車推著一輛摩托車在夜間的城區(qū)道路上狂奔,而兩車都在劇烈燃燒!
目擊市民告訴民警,小轎車一路上帶火狂奔,在開出大約500米后,一名男子打開車門沖出駕駛室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事發(fā)后第二天,小轎車司機李某來到交巡警支隊投案自首。李某交待,當時自己撞倒摩托車后,看到摩托車司機滾落到了路邊。眼見摩托車司機爬起來追自己,因為害怕被打,于是猛踩油門想逃離現場,沒想到車頭下面還卡著摩托車,結果把自己的轎車也引燃了。
12月19日訊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交通運輸部今日發(fā)布的《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發(fā)展報告(2017)》(簡稱“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124萬人死于道路交通。我國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高居世界第二位, 2016年,我國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造成6309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2.1億元。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高發(fā)、降低交通事故傷害仍然任重道遠。
去年我國道路交通事故864.3萬起 死亡6萬余人。
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124萬人死于道路交通,2000萬至5000萬因交通事故受傷或致殘。而我國近年來道路交通事故降幅雖然明顯,但依然高發(fā)。目前,我國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仍高居世界第二位。
2016年,我國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呈上升趨勢,共發(fā)生864.3萬起,同比增加65.9萬起,上升16.5%。其中,涉及人員傷亡的有212846起,造成63093人死亡,22643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2.1億元。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為2.14,同比上升2.9%。
近幾年來,我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總數的比例維持在10%左右。高速公路事故追尾與剮蹭行人事故多發(fā),超速與疲勞駕駛問題突出,重特大事故頻發(fā)。
2018年上半年,完成營業(yè)性客運量89.1億人,同比下降4.5%,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0個百分點。高速公路私家車通行量達39.0億輛、同比增長10.2%。營業(yè)性客運中,鐵路客運保持較快增長,完成客運量16.2億人,同比增長8.0%,其中高鐵客運量占比超五成。
公路客運降幅有所收窄,完成營業(yè)性客運量68.6億人,同比下降7.6%,降幅較一季度收窄0.8個百分點。水路客運規(guī)模有所減少,完成客運量1.3億人,同比下降1.4%。民航客運持續(xù)快速增長,完成客運量3.0億人,同比增長12.4%。
2018年上半年,完成貨運量232.1億噸,同比增長6.9%,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6個百分點。分方式看,鐵路貨運保持較快增長,完成貨運量19.6億噸,同比增長7.7%,占全社會比重達8.4%,同比有所提高,鐵路大宗物資運輸優(yōu)勢進一步發(fā)揮,煤炭增量占總增量的80%左右。公路貨運保持增長,完成貨運量179.8億噸,同比增長7.7%,高速公路貨車流量增長9.7%。水路貨運增速回升,完成貨運量32.7億噸,同比增長2.5%,增速較一季度回升2.0個百分點。民航貨運穩(wěn)步增長,完成貨運量356萬噸,同比增長6.4%。快遞業(yè)務量持續(xù)高速增長,完成業(yè)務量220.8億件,同比增長27.5%。
在由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和交通運輸部交通國際合作事務中心共同主辦的“首屆國際交通運輸安全博覽會”上,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副局長孫華山指出,近年來交通運輸領域安全生產事故總量大幅下降。但是,我國每年交通運輸事故總量仍居高位,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約占全國總量的70%和80%,重特大事故仍然未根本遏制,企業(y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非法違規(guī)現象突出、技術裝備發(fā)展不平衡等制約交通運輸安全的問題依然存在。
2017年以來,中國交通運輸安全形勢總體平穩(wěn),但1月至4月道路運輸領域發(fā)生較大以上等級行車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分別增加12.29%和16.2%。
目前我國道路運輸安全事故依然高發(fā),交通事故率、致死率仍然偏高,高速公路事故占比大,農村公路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群死群傷特大事故仍然頻發(fā),駕駛員培訓教育問題突出,疲勞駕駛問題依舊嚴重,交通參與者交通違法行為突出,道路基礎設施仍然薄弱,汽車安全法規(guī)體系不健全,執(zhí)行不到位,管理、執(zhí)法和交通事故應急、救護水平仍然偏低,道路運輸安全監(jiān)管存在諸多問題。
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事故多發(fā)頻發(fā),集中體現了交通運輸安全生產與行業(yè)快速發(fā)展不相適應的矛盾,暴露出行業(yè)安全管理中仍存在諸多薄弱環(huán)節(jié)和突出問題。
當下,主動預防正成為一個交通領域的新概念,開始從理論模型到產品開發(fā)的全面落地。2017年7月29-30日,由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辦的“交通安全與交通事故主動預防”學術論壇于在合肥舉行。相比被動預防,主動預防并不由政府主導和強制,作為安全交通領域的新發(fā)展階段。
國家車輛駕駛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安徽三聯學院校長金會慶認為,“自護、防護、自我檢測觀念和需求的誕生,意味著安全交通產業(yè)迎來全新發(fā)展階段,同時將帶動一條全新的產業(yè)鏈”。從舉辦方到嘉賓,本次論壇與會者涉及了產、學、研三界人士,主要有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國家車輛駕駛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安徽企業(yè)三聯集團等。
人工智能等技術推進
主動預防的產業(yè)化理念是中國首次提出的。一直以來被動預防概念,是靠政府部門推動駕校和車管所的落實,而當下新概念要求駛員自我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自我檢測。在2002年直到2012年左右,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從每年10萬人下降到5、6萬,而近年數量的下降率達到瓶頸。同時,隨著私家車數量增多,非職業(yè)駕駛員大幅增加,這樣的背景下,上游、下游的科研機構和管理部門開始進一步加大對交通安全的投入和管理。
“科技的發(fā)展迭代起到了關鍵作用”,金會慶認為,他稱人工智能、互聯網、深度學習等新技術在交通安全領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這些新技術對主動預防工程中的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的自我提升和安全行為的自我養(yǎng)成,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在該領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王隴德稱,關于交通事故的調查數據顯示,認為因素占據交通事故90%以上,通過檢測,如果這個駕駛員有事故發(fā)生的傾向性,比例會高出到了6%-8%。駕駛員促成交通事故的相關結論,證明了人工只能在管理、執(zhí)行上的必要性。同時,金會慶強調了VR技術的應用空間,他認為主動預防要求駕駛者不停地體驗危險場景,酒駕、超速,這些都讓VR技術主導的模擬體驗設備成為新的用戶需求。
近年來,我國交通智能化水平正持續(xù)提升,互聯網與交通融合的步伐也在加快,智能交通已經成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需要突破的重要領域。在城市交通智能管理方面,我國已經研制出集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交通信號控制、交通指揮與調度、交通信息服務、應急管理等多功能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tǒng),并已得到廣泛應用。
2017年我國智能交通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約1167.1億元,同比2016年的1014.8億元增長了15.01%。
從“十五”到“十二五”期間,國家從政策、經濟、技術上均大力支持,智能交通行業(yè)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并在實踐中取得良好成績,到現階段“智慧城市”、“綠色城市”和“平安城市”建設逐漸興起,為行業(yè)的發(fā)展帶來巨大的成長空間。
我國智能交通系統(tǒng)投資額2007年為247億元,2014年達到837.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9.06%,以該增長速度推算,預計2016年我國智能交通系統(tǒng)行業(yè)的總投入將突破1000億元到1413.81億元,2018年將超1600億元。
作為未來交通優(yōu)先發(fā)展的主題,智能交通系統(tǒng)對于提高交通管理效率、緩解交通擁擠、減少環(huán)境污染、確保交通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國家建設“智慧城市”、“綠色城市”和“平安城市”的要求,得到政策面的大力支持。
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智能交通行業(yè)的市場空間,為本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長期來看,我國智能交通系統(tǒng)將在交通運輸的各個行業(yè)和環(huán)節(jié)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由此創(chuàng)造相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智能交通行業(yè)目前在我國正處于快速發(fā)展期。在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領域,由于我國已建成總長度為12.54萬公里的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網絡,加上各省、各地區(qū)建設的配套連接線,以及對存量高速公路進行改造升級,都將使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相關設備迎來迅速放大的市場需求。
其次,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和汽車保有量的急速增加,城市擁堵等交通問題越來越突出,城市交通管理部門亟需有效的方案和管理工具來改善現狀,智能交通產品及設備也將更為廣泛地應用于諸如城市擁堵治理、智能化停車等領域。從總體上看,由于汽車使用城市道路以及停車場的頻率要高于使用高速公路,其帶來的巨大市場需求將為行業(yè)帶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和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