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光源是量子信息和量子光電集成芯片不可或缺的量子器件。實現(xiàn)高亮度、高糾纏保真度和高不可區(qū)分性的“三高”量子光子源一直是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一個重大挑戰(zhàn)。
量子調(diào)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負責人、中山大學王雪華教授帶領的團隊瞄準這一國際前沿重大挑戰(zhàn),基于量子光輻射控制理論,提出一種能克服光子側向和背向泄露,且能極大提高光子前向出射的新型微納“射燈”結構,其單光子理論收集效率在較大的帶寬中超過90%、最高可達95%。“射燈”結構量子光源的實驗制備難度較大,王雪華教授團隊經(jīng)過不斷探索,先后發(fā)展和掌握了厚度160nm左右且內(nèi)有量子點的薄膜轉移技術;定位精度小于10nm的量子點光學精確定位技術;環(huán)形槽寬度制備精度小于5nm的高質量牛眼微納結構制備技術等三大核心微納制備技術,并在國際上率先制備出綜合性能俱佳的“三高”量子糾纏光子對源。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