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chǎn)業(yè)信息門戶

4天籌集50萬,女兒病逝后貧困母親退回43萬善款【圖】

    僅僅4天,治病用的50萬元善款就通過網(wǎng)絡平臺“水滴籌”籌集到位,但張蕊的病情發(fā)展得太快了。“水滴籌”從確診開始算起,只有51天,她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23歲。盡管生活艱辛,但面對給張蕊治病留下43萬沒用掉的善款,張蕊的母親張玉榮與妹妹商量后,決定通過籌款平臺將剩余善款原路發(fā)還給好心人。

    用善良回報善心。這個發(fā)生在安徽東北部邊緣明光市一個貧困家庭的故事,催人淚下,感人至深。

    貧寒的家

    從寧洛高速三界出口下高速,沿著104國道行駛5公里左右,拐上共建路一直向西就到達了故事發(fā)生的地方——明光市管店鎮(zhèn)管店村。

    張玉榮目前住在妹妹張玉梅家里。名字是村,其實這里是老鎮(zhèn)。一條約4米寬的街巷,兩旁多數(shù)人家已建起兩層的樓房。張玉梅家卻還是八九十年代的老式平房,顯得有些許寒酸。

    門口有個裁縫店招牌,但門上卻貼著“放假停業(yè)”的告示。開門出來的張玉梅告訴記者,自從姨侄女張蕊生了白血病之后,這個店就歇業(yè)了。

    進入大門,家里顯得有些凌亂。張玉梅有些不好意思:“家里太亂了,自從小蕊生病后,我就離開了家,回來后一直沒時間收拾。”沒有空調(diào)的房子里,一臺老式的風扇在客廳里呼啦呼啦地轉(zhuǎn)著。沒幾分鐘,記者就汗流浹背。

    在家的母女三人,分別是張蕊70歲的外婆、媽媽和三姨張玉梅。三人正在廚房圍著小矮桌吃午飯,涼拌黃瓜、清炒四季豆和素炒土豆絲,唯一的葷菜是過年時腌制的香腸。

    見紫牛新聞記者到來,張玉榮抹起了眼淚,這個經(jīng)歷了多重苦難的女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了許多,48歲的她深鎖著眉頭,在與記者交談中,嘴里不斷地念叨著:“我的小蕊出去打工了,過年都沒回家啊。”

    張玉梅告訴記者,孩子沒了之后,姐姐就時不時顯得神神叨叨的。“她有時候會不相信女兒已經(jīng)走了。”

    自己的家,成了張玉榮的傷心地。

    “再窮都要把錢還回去”

    張蕊走了之后,張玉榮不肯回到老家。“我姐總是說,要在溫州陪著女兒,她還要去張蕊公司找她,”張玉梅說,姐姐受的打擊太大了,有時可能影響到了神智。

    盡管這樣,張玉梅還是設法帶回了姐姐:“她自己就有肺病,我必須要把她帶回來,不然她肯定就活不下去了。”

    張蕊的突然離世讓身邊的人悲痛萬分,從水滴籌籌集的善款在張蕊的疾病治療中只用了一小部分,還剩余43萬,她的家人經(jīng)過商量后決定原路退回好心人手里。

    “這個錢是大家辛苦掙來的,別的人家里可能也會有困難。”張玉梅在姨侄女離世后跟姐姐商量。

    張玉榮聽了妹妹的話,馬上表示贊同:“大家捐這個錢是幫助張蕊的,現(xiàn)在張蕊沒了,我們應該把這個錢退回去,他們也不容易。”

    張蕊在治療期間曾經(jīng)說過,萬一自己的病無法治好,那么剩余的錢留給媽媽和外婆養(yǎng)老。雖然這是張蕊的遺愿,但老姐妹倆商量之后還是決定,再窮都要把錢還回去。

    “水滴籌”最大一筆退款

    “水滴籌”相關(guān)工作人員在接受紫牛新聞記者的采訪時,將退款的過程做了詳細的介紹,并確認剩余款項已按比例退還到位。

    6月22日,“水滴籌”平臺和張蕊的母親及三姨取得了聯(lián)系,對此次籌款項目做了回訪。在回訪過程中,工作人員得知,張蕊已經(jīng)離世。

    盡管張玉梅和張玉榮沉浸在悲痛中,但她們依然向“水滴籌”的工作人員表示,這筆錢是大家專門捐來給蕊蕊治病的,現(xiàn)在孩子去世了,希望清算完所有的費用之后,可以將剩下的捐款原路退還給捐助給她們的好心人。

    6月25日,張玉梅和張玉榮將卡里剩余的43萬元退款到了“水滴籌”平臺。

    2018年7月11日,“水滴籌”發(fā)布關(guān)于張蕊籌款的官方動態(tài),說明退款事宜。截至目前,所有善款已經(jīng)退還完成,剩余675元無法退還的捐款,經(jīng)過“水滴籌”與張玉梅溝通,并向全體捐款人公示無異議后,決定捐助給張蕊的母親張玉榮。

    “水滴籌”的工作人員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這是平臺目前為止收到捐助退還金額最大的一筆退款,比之前收到的最高退款金額多出了21萬。

    傾訴

    年輕時失父,女兒六歲時亡夫

    張玉榮的人生充滿坎坷,說到傷心處,她們同時抽泣起來。

    張家世代生活在這個小鎮(zhèn)上,到了張玉榮這一代,家里兄弟姐妹共有4人,張玉榮是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童年的生活雖說貧窮,但家庭還算完整。

    20多歲時,張玉榮通過媒人介紹,嫁給了鎮(zhèn)子東邊的一戶農(nóng)家?;楹蟛痪茫瑥埜敢蚣辈∪ナ?。家里的弟弟妹妹還未長大,張玉榮照顧自己小家的同時,還得貼補娘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最困難的時候,身上連買一瓶醬油的錢都沒有。

    1995年,張玉榮生下寶貝女兒張蕊,女兒的到來讓家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小姑娘打小就長得漂亮,特別討喜,張玉榮兩口子感到生活有了奔頭。

    然而,好景不長,女兒長到6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丈夫的生命。接連的不幸,張玉榮曾想過自殺,但想到幼小的女兒,最終放棄了這個念頭……她決定扛起所有艱辛。

    女兒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為籌集學費,張玉榮去另一個妹妹出嫁所在的城市——溫州打工,在一家服裝廠踩縫紉機。女兒張蕊就交給了母親和三妹,那一年是2003年。

    張蕊漸漸長大,17歲時已經(jīng)出落成為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村里人都夸獎說老張家的外孫女長得漂亮,這是張蕊外婆最自豪的事。

    最幸福時候,再遭白血病打擊

    技校畢業(yè)之后,17歲的張蕊決定去溫州與母親會合。

    因為年齡小,張蕊在溫州從美容院學徒做起。她踏實而勤奮,滿師后也有了一份工作。“第一個月拿工資時,特別高興,請我吃了一頓。”張玉榮至今都忘不了女兒第一次領(lǐng)工資時的喜悅,“自己存了一點,然后還給外婆寄了錢。”

    兩年后,張蕊覺得房地產(chǎn)行業(yè)前景不錯,就又跳槽到了一家房地產(chǎn)銷售公司,從事迎賓工作。因為平時工作中兢兢業(yè)業(yè),得到了客戶及領(lǐng)導同事的認可,張蕊的收入也節(jié)節(jié)提高。2017年時,每個月能拿到五六千元了。“女兒說,看我打工那么累,就勸我歇歇,說以后由她來養(yǎng)我和外婆。”張玉榮說到這兒,已泣不成聲。

    那時候應該是張玉榮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女兒在自己身邊,外債也還完了。

    但2018年4月,張蕊感到身體特別疲憊。醫(yī)院的檢查結(jié)果讓張玉榮又遭受了一次“晴天霹靂”:女兒患的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當?shù)弥委熤辽傩枰辶f時,張玉榮感覺“天塌了”。

    4天籌滿50萬,但女兒還是走了

    張玉榮為治療費一籌莫展之時,張蕊的同事提醒她,可以通過“水滴籌”公益籌款平臺來籌集治療資金。三姨張玉梅聽說過網(wǎng)絡籌款,決定試一試。

    2018年5月3日,張玉梅收集資料,在別人幫助下,在“水滴籌”平臺上發(fā)布信息,籌款金額為50萬。

   張蕊同事和社會愛心人士在捐款的同時積極轉(zhuǎn)發(fā),張蕊老家的親朋好友們也是紛紛轉(zhuǎn)發(fā)及捐款,只用了4天時間,就籌滿了50萬的金額。

    5月12日,“水滴籌”將共計500005元的愛心捐款全部打入了張玉榮的銀行卡里。提現(xiàn)后的張玉榮一家最大的困難已經(jīng)解決,剩下的就是治療過程。

    不幸的是,張蕊的病情不斷惡化,“整夜的發(fā)燒讓她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有時候走著走著就暈倒了,自己都爬不起來。嘴唇都起泡開裂了,但她連喝水的勁都沒有,吸管都沒力氣吸。”張玉梅說到這時,捂起了嘴,這樣的回憶讓她太痛苦了,旁邊的外婆起身走進了后院。

    雖然,張蕊也在積極地配合治療。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她的病情發(fā)展速度過快,并且不斷惡化,于6月15日上午10點44分離開了人世——距其白血病確診只有51天。

   尾聲

   生活還要繼續(xù),村鎮(zhèn)幫扶提供保障

    從張玉梅家出發(fā),穿過兩條小巷,800米左右就到了張玉榮自己的家。村里去年已經(jīng)幫忙把房子修繕了一下,但門前已長滿了荒草。站在門口,張玉榮淚流不止。

    在管店村村委會扶貧辦公室,村黨總支書記朱席付向紫牛新聞記者介紹了張蕊的家庭情況。“對于張玉榮和張蕊母女的困難情況,我們村委會和村民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朱席付說,“管店村已于2014年將張玉榮家庭納入建檔立卡的幫扶貧困家庭。村里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即讓貧困戶吃和穿不愁,保障其家庭和子女住房上學看病)’的貧困戶幫扶政策進行了多次幫扶。”

    張蕊去世后,村里和鎮(zhèn)里十分同情張玉榮的不幸遭遇,專門研究如何安撫,給她家報銷一部分治療費用?,F(xiàn)在張玉榮孤身一人,村里還準備給她申請五保戶,保障她今后的生活。(記者 陳勇 楊志敏)

本文采編:CY333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版權(quán)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對有明確來源的內(nèi)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quán)、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lián)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

全國石油產(chǎn)品和潤滑劑

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

在用潤滑油液應用及

監(jiān)控分技術(shù)委員會

聯(lián)合發(fā)布

TC280/SC6在

用潤滑油液應

用及監(jiān)控分技

術(shù)委員會

標準市場調(diào)查

問卷

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
答完即刻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