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終究會來。
誰也不會例外!
1
支付寶正式被國家“收編”?
5月11日,網聯(lián)清算有限公司和支付寶分別發(fā)布公告,稱雙方已完成對接,已經可以對外提供收單服務。
從雙方發(fā)布的公告來看,二者簽署合作協(xié)議后,網聯(lián)主要為支付寶的條碼支付業(yè)務提供轉接清算服務,目前雙方已經完成系統(tǒng)對接、聯(lián)調測試和生產驗證。即日起,網聯(lián)將面向收單機構提供支付寶條碼支付業(yè)務接入服務。
這意味著,支付寶正式接入國家網聯(lián)。在6月30日“所有網絡支付必須通過網聯(lián)”的大限令下,提前啟動。
而在3月31日,微信支付的條碼支付業(yè)務已率先接入網聯(lián)。
網聯(lián),也稱為“網絡版銀聯(lián)”,是央行指導下的現實支付統(tǒng)一清算平臺,并不直接開展支付業(yè)務,保證絕對中立,為金融市場提供市場監(jiān)督的作用。而支付寶是網聯(lián)的第三大股東,僅次于央行清算中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
據支付寶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合作,改變的只是交易鏈路,用戶和商家使用支付寶的支付體驗并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交易鏈路可以這樣理解,以前,各個收單機構分別對接支付寶,此后,這些收單機構對接的不再是支付寶,而是網聯(lián),其將作為中轉站,再對接給支付寶。這也意味著,此后支付寶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處于人民銀行的監(jiān)管之下,受到嚴格管制。
待到全部對接,你在淘寶上買一雙300元的鞋子,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招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
1、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lián)發(fā)起協(xié)議支付;
2、網聯(lián)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fā)給招行;
3、招行在你的賬戶扣掉300元,告訴網聯(lián)已扣款成功;
4、網聯(lián)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
最后,網聯(lián)還要生成清算指令提交給央行,并通知支付寶備付金存款行。
2
這是一場屬于我們每個人的大利好,所有的網絡支付,都無法繞開監(jiān)管,國家?guī)湍憧村X。
最直接的利好,有這兩個:
1、我們每一筆轉賬都在國家眼皮子底下。哪個支付公司縱容的騙局、錢都去了哪里,一目了然,問責到根源。
只要你不線下被騙,所有線上的轉賬都能追查,支付公司也不敢再與騙子狼狽為奸。各種網絡騙局有望減少。
2、我們大量的金融數據和消費行為將正式匯集給國家,而不再是被分散到各個巨頭手中,被據為己有。中國的信用社會來了,國家開始為每一個人記錄真正的信用。
所以,網聯(lián)的意義,不僅是國家重拳凈化金融環(huán)境,更代表著由國家主導的中國新信用體系打響了第一槍!
這一步非走不可!
看上去,程序更復雜了,但是這一步非行不可。根本的原因:第三方支付發(fā)展太快了,已到了不得不管的時候。
其一,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沉淀了天量的資金,一旦出現問題,用戶的利益誰來保證?
比如說,支付寶每天的資金沉淀最少是淘寶交易客的4倍,在開展業(yè)務時又沒有向央行交任何保證金,如果有人攜款逃走,必然威脅到國家金融安全。
其二,警惕數據寡頭。
目前第三方支付事實上已形成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寡頭格局,而銀行是分享不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數據信息的,長此以往會造成信息孤島,不利于培育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tài)。
其三,第三方支付接口被濫用。
在生活中我們都遇到過被第三方支付平臺任意代扣費用的事,納入網聯(lián)后,第三方支付機構不能再從客戶的銀行卡直接扣錢,而是必須先經過用戶確認和網聯(lián)清算。
對誰影響最大?
銀行關閉第三方支付平臺代扣對哪些人影響最大?
1、銀行關閉第三方平臺代扣后,首當其沖的是保險、理財、視頻會員類的自動代扣業(yè)務。
2、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影響微乎其微。
你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里的錢永遠都是自己的,使用還是和之前一樣方便,但以后會比原先更安全。
3、最失落的是還在裝睡的銀行!
網聯(lián)平臺進入后,第三方支付平臺和各大銀行的關系被稀釋,銀行光是手續(xù)費每年就少收了很多。更不利的是,最近國家放開了外資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一直養(yǎng)尊處優(yōu)的銀行不僅要面臨支付寶等“野孩子”的奪食,還得跟“洋鬼子”比優(yōu)雅,銀行的日子,更難過了!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郵政不努力,成就了順豐;銀行不努力,成就了支付寶;移動不努力,成就了騰訊;騰訊不努力,被人說沒有夢想!不管怎么樣,移動支付的大趨勢是改變不了的,跟著趨勢走,就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