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由多種因素共同影響造成的。其中HPV(人乳頭瘤病毒)的致癌亞型感染(主要是HPV-16和HPV-18),與宮頸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大約70%的病例是由這兩種病毒引起的。吸煙、早期性交、多個性伴侶和口服避孕藥是引發(fā)宮頸癌的重要危險因素。
宮頸癌的病因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21-2027年中國醫(yī)療服務行業(yè)市場競爭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向分析報告》
早期宮頸癌常無明顯癥狀和體征,宮頸可光滑或難與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區(qū)別。頸管型患者因宮頸外觀正常易漏診或誤診。隨病變發(fā)展,可出現(xiàn)以下表現(xiàn):
宮頸癌的臨床表現(xiàn)
癥狀 | 體征 | 病理類型 | 轉移途徑 |
(1)陰道流血早期多為接觸性出血;中晚期為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出血量根據(jù)病灶大小、侵及間質內血管情況而不同,若侵襲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輕患者也可表現(xiàn)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老年患者常為絕經后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一般外生型較早出現(xiàn)陰道出血癥狀,出血量多;內生型較晚出現(xiàn)該癥狀。(2)陰道排液多數(shù)患者有陰道排液,液體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樣或米泔狀,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組織壞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湯樣或膿性惡臭白帶。(3)晚期癥狀根據(jù)癌灶累及范圍出現(xiàn)不同的繼發(fā)性癥狀。如尿頻、尿急、便秘、下肢腫痛等;癌腫壓迫或累及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梗阻、腎盂積水及尿毒癥;晚期可有貧血、惡病質等全身衰竭癥狀。 | 原位癌及微小浸潤癌可無明顯肉眼病灶,宮頸光滑或僅為柱狀上皮異位。隨病情發(fā)展可出現(xiàn)不同體征。外生型宮頸癌可見息肉狀、菜花狀贅生物,常伴感染,腫瘤質脆易出血;內生型宮頸癌表現(xiàn)為宮頸肥大、質硬、宮頸管膨大;晚期癌組織壞死脫落,形成潰瘍或空洞伴惡臭。陰道壁受累時,可見贅生物生長于陰道壁或陰道壁變硬;宮旁組織受累時,雙合診、三合診檢查可捫及宮頸旁組織增厚、結節(jié)狀、質硬或形成冰凍狀盆腔。 | 常見鱗癌、腺癌和腺鱗癌三種類型。(1)鱗癌按照組織學分化分為Ⅲ級。Ⅰ級為高分化鱗癌,Ⅱ級為中分化鱗癌(非角化性大細胞型),Ⅲ級為低分化鱗癌(小細胞型),多為未分化小細胞。(2)腺癌占宮頸癌15%~20%。主要組織學類型有2種。①黏液腺癌:最常見,來源于宮頸管柱狀黏液細胞,鏡下見腺體結構,腺上皮細胞增生呈多層,異型性增生明顯,見核分裂象,癌細胞呈乳突狀突入腺腔。可分為高、中、低分化腺癌。②惡性腺瘤:又稱微偏腺癌,屬高分化宮頸管黏膜腺癌。癌性腺體多,大小不一,形態(tài)多變,呈點狀突起伸入人宮頸間質深層,腺上皮細胞無異型性,常有淋巴結轉移。(3)腺鱗癌占宮頸癌的3%~5%。是由儲備細胞同時向腺細胞和鱗狀細胞分化發(fā)展而形成。癌組織中含有腺癌和鱗癌兩種成分。 | 主要為直接蔓延及淋巴轉移,血行轉移較少見。(1)直接蔓延最常見,癌組織局部浸潤,向鄰近器官及組織擴散。常向下累及陰道壁,極少向上由宮頸管累及官腔;癌灶向兩側擴散可累及宮頸旁、陰道旁組織直至骨盆壁;癌灶壓迫或侵及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阻塞及腎積水。晚期可向前、后蔓延侵及膀胱或直腸,形成膀胱陰道瘺或直腸陰道瘺。(2)淋巴轉移:癌灶局部浸潤后侵入淋巴管形成瘤栓,隨淋巴液引流進入局部淋巴結,在淋巴管內擴散。淋巴轉移一級組包括宮旁、宮頸旁、閉孔、髂內、髂外、髂總、骶前淋巴結;二級組包括腹股溝深、淺淋巴結、腹主動脈旁淋巴結。(3)血行轉移較少見,晚期可轉移至肺、肝或骨骼等。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患病率
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2017年開始中國宮頸癌患病率逐年下降,2019年中國宮頸癌患病率為43.3/10萬,較2018年減少了1.9/10萬。
2010-2019年中國宮頸癌患病率統(tǒng)計(1/10萬)
資料來源:中國衛(wèi)生健康統(tǒng)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重慶宮頸癌患病率為114.8/10萬,全國排名第一;湖北宮頸癌患病率為106.5/10萬,全國排名第二;新疆宮頸癌患病率為82.2/10萬,全國排名第三。
2019年中國各省市宮頸癌患病率統(tǒng)計(1/10萬)
資料來源:中國衛(wèi)生健康統(tǒng)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三、預防措施
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有時機進行預防干預的,具體預防措施如下。
1、一級預防
頸癌幾乎全部由HPV病毒引起,HPV病毒是一種小型雙鏈DNA病毒。HPV病毒感染主要是通過性傳播,少量通過非性方式傳播,如通過污染物傳播。重組HPV16顆粒和BPV-1病毒粒子在測試中,抗干燥性強,在室溫下3天后有50%的感染性。根據(jù)WHO的報告,每年診斷出超過500,00例宮頸癌新病例,宮頸癌是一個主要的健康問題。美國每年有超過1400萬人感染HPV,大約90%的HPV感染在3年內自發(fā)消退,感染清除在年輕人中很常見。大約10%的患者是持續(xù)感染,能在宮頸樣本中反復檢測到。病毒載量和病毒類型是從感染到宮頸上皮內病變和癌癥進展的主要輔助因子。吸煙、艾滋病毒增加了癌癥發(fā)展的風險。通過疫苗接種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HPV感染的不良健康影響。
宮頸癌的一級預防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HPV疫苗已經被證實了對HPV感染和宮頸癌前病變的高疫苗效力,已經大范圍在大多數(shù)高收入國家中使用。在中低收入國家,由于疫苗的高成本和物流,社會和文化因素,及對病毒的了解和認識不足,也導致疫苗接種率低。終極的疫苗將是便宜,副作用小,提供終身免疫力和預防更多種HPV類型。英國已將免疫接種延伸至青少年男孩,在英格蘭12歲男孩在學校開始接受HPV疫苗免疫接種,就像女孩和年輕女性一樣,疫苗將免費提供到他們年滿18歲。2020年中國宮頸癌(HPV)疫苗批簽發(fā)量達15193012支/瓶/袋,較2019年增加了4317650支/瓶/袋,同比增長39.7%,預計未來將繼續(xù)保持增長。
2018-2020年中國宮頸癌(HPV)疫苗批簽發(fā)量統(tǒng)計
資料來源:中檢所、智研咨詢整理
2、二級預防
宮頸癌教育可提高女性對宮頸癌篩查認知,增加她們獲得宮頸癌篩查的機會。目前預防性的定期篩查和早期治療是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最為有效的方法。對已感染高危型HPV婦女人群實施健康管理模式,能改善高危型HPV感染婦女的不良行為方式,降低其病毒負荷量,達到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提高婦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目的。
宮頸癌的二級預防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3、三級預防
宮頸癌的三級預防主要包括防止復發(fā)、減輕由腫瘤引起的疼痛等方面。
宮頸癌的三級預防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