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一出現就以強大的影響力覆蓋了交通、住宿、健康、金融、教育、美食、服務等各個領域,由此出現的共享住宿快速發(fā)展,對旅游住宿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共享住宿,是指個體將閑置房源通過共享住宿平臺與他人進行按日短期租賃,從而獲得房租收入。這種平臺主要是在線短租平臺,本身并不直接投資建設酒店或者住宿產品,只是通過提供信息服務獲取中介費或傭金收入。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國內外共享住宿行業(yè)高速發(fā)展。經過洗牌與淘汰,愛彼迎、小豬、途家等企業(yè)脫穎而出。共享經濟在國內逐漸流行冰杯大眾認可,用戶對共享住宿的接受度和消費意愿也越來越高。根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2018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額實現165億元,同比增長37.5%,占全國住宿業(yè)客房收入的 6.1%。
2015-2018年共享住宿收入及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9-2025年中國共享住宿行業(yè)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未來發(fā)展趨勢報告》
據了解,在國外,酒店和短租份額各占一半,我國共享住宿目前僅占全國住宿業(yè)的6.1%,未來還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N覈蚕碜∷拚尸F出強大的生命力。2018年我國主要共享住宿平臺房源量約350萬個,較2017年的300萬增長了16.7%,覆蓋國內近500座城市;其中,不管是從房源量、間夜量還是活躍用戶數等方面來看,北上廣等一線以及準一線城市是主要市場。
2017-2018年中國共享住宿房源量及房客數量對比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共享住宿房源量TOP10城市分布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共享住宿活躍用戶數TOP10城市分布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共享住宿的房源類型主要包括民宿、普通民居以及其他個性化住宿(如帳篷、房車、樹屋、書店等等),其客戶主要是消費水平偏高、追求生活質感以及個性化旅游體驗的消費者,包括家庭出行、攜寵出行、社交化出行以及偏遠或交通不便的商務出行等。
近年來,民宿成為了共享住宿的新熱點,旅客可以更加深入了解體驗當地的風俗人情,得到更個性化的旅游體驗。共享民宿受到了廣大的旅游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2018年主要平臺上民宿業(yè)務年增長超過3倍,遠高于全國民宿的增長速度。
2016-2018年部分城市周邊共享住宿訂單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共享住宿行業(yè)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共享住宿行業(yè)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共享住宿行業(yè)市場痛點及產業(yè)升級發(fā)展布局動向,中國共享住宿行業(yè)代表性企業(yè)案例研究,中國共享住宿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建議等內容。



